首 页
js5金沙2004cm
集团介绍
组织机构
董事长致辞
领导团队
大事记
集团荣誉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营销信息
产品目录
产品用途
销售地址
创新发布
装备
技术
采购信息
采购电子商务平台
中天南通供应商招募
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
人才招聘
企业文化
企业宣传片
企业形象系统
核心理念
中天厂歌
钢城掠影
党群建设
绿色钢城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招才留才聚才 跑出人才强企加速度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2-08-22】
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上半年常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33.1亿元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2-08-18】
十年画卷奋人心 奋楫扬帆启新程
十年画卷奋人心 奋楫扬帆启新程——“中国这十年·江苏”主题新闻发布会引发热议 8月12日,在“中国这十年·江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吴政隆和大家一起深情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的一个个重要历史时刻,展示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十年画卷”,发布会在全省各地群众中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学界、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十年画卷精美绝伦,十年成就催人奋进,大家将立足各自行业、各自领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作答未来。 视觉中国供图 沃土育苗,高质量发展大潮中赢先机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苏人,亦是主要关注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丁宏认真看完发布会直播后,感触颇深。“江苏在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等各方面奋勇前行,发展指标的规模和质量都走在全国前列。” 他说,江苏是开放大省,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了经济腾飞,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了江苏贡献;江苏是创新大省,科教资源雄厚,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格局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江苏是文明大省,国家文明城市全国最多,群众文明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江苏是富裕大省,涌现出许多像永联村、蒋巷村这样的富裕典型,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江苏也是实体经济大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多,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生产配套能力为抗击疫情、应对经济逆周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一大批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世和基因就是其中代表。“江苏这十年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我发自内心地为江苏感到自豪。身为一名归国博士,我也为自己当初选择留在江苏、扎根南京创业的决定感到骄傲。”世和基因创始人、董事长邵阳博士通过网络直播看完发布会后,心潮澎湃。在他眼中,过去十年间,江苏的服务愈发人性化。设立省“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等人才项目,各类补贴让人才落地更安心;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减免税收等多项福利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政策力度之大,体现了江苏对人才的渴求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助力世和基因不断蝶变。邵阳介绍,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企业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成长为拥有超1500名员工的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头部企业,自主开发建立的超高灵敏度液体活检技术、高效靶向富集及探针捕获体系等,推动前沿技术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转化应用并拓展至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累计检测各类样本数十万例。企业研发的“EGFR/ALK/ROS1/BRAF/KRAS/HER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亦成为国内同期首批获准上市的肿瘤伴随诊断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之一。 接续奋斗,打造长久制胜的“看家本领” 省委书记吴政隆在发布会上提出,江苏将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努力把江苏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得到了广大制造业企业的高度认同。 深耕制造强省,江苏的脚步从未停歇。“回顾这十年的创业发展,企业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我们始终坚持产业报国发展理念,坚守初心,扎根钢铁工业。”js5金沙2004cm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说,2012年js5金沙2004cm年产钢能力首次达到1000万吨,随后集团开启新一轮发展规划,经历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等,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行稳致远。目前,集团已先后开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钢种700余个,远销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在高铁、汽车轴承、船舶锚链、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核电风电、军工等领域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军工、光伏发电和高精尖领域内持续创新投入,解决卡脖子难题。“下一步,js5金沙2004cm将继续扛起使命责任,瞄准‘世界领先的精品棒线材制造基地’目标,立足‘高、精、特、尖’产品定位,持续开发低碳排放的产品及工艺,力争每年解决1~2个业内‘卡脖子’难题,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新突破展现中天力量。” “发布会上的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绩,凝聚的是江苏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与努力。发布会特别提到,坚持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看家本领’,把制造强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让我们更加信心满满。”淮海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继文说,淮海集团在40多年发展历程中,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从当初的单一产品、单一基地,发展成为多品牌、多品类、多基地,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上一个十年,淮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了百万辆级经济实用小型车辆的阶段性发展任务,创造了行业第一品牌、第一销量、第一企业。下一个十年,淮海的梦想是创建千万辆千亿元级国际化车辆名牌强企,坚持‘电动化、数字化、证券化、生态化、国际化’五化战略,科技赋能,加快构建数字化高质量新型商业模式,抢抓新能源换道超车机遇,促进业务协同发展。” 各骋所长,续作更多美丽画卷 江苏十年高质量发展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有独特的获得感、幸福感,不同行业的江苏企业 也正为江苏的未来发展贡献多元力量。 “十年来,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绿色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江苏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公共产品。”中煤长江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卫明说,过去十年也是中煤长江地质集团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企业在绿色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提升、关闭矿山综合治理、河道整治、储气储能库建设等领域不断发力,生态环境产业摆脱“小舢板”,驶向“深海蓝”,规模效益及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未来,中煤长江将继续发挥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为‘美丽江苏’建设做出新贡献。” “江苏最大的变化是全省持续加码创新创业,资本市场提升能级,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攀升,成效十分明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良性生态。”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会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江苏上市公司共616家,其中这十年来上市的占一半以上,有395家。强大的区域创新能力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提供了生长的热土。十年来,集团坚持“上接政策、汇聚资源、连接企业”,通过管理公司混改,持续打造“创业+资本”生态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管理资本规模已由300亿元发展到1223亿元,投资企业数量1185家,帮助225家企业成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稳居全国1.5万家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机构最前列。“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和科技发展环境下,作为直接融资新金融工具,创业投资会大有作为。集团作为省级股权和创业投资机构,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和发挥创业投资专业能力,加长板、补短板、聚资源、控风险,深挖科技创新‘产业链’,打造服务创新创业‘生态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强担当,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高投力量。”王会清表示。 江苏经济报记者 洪姝翌
【来源:江苏经济报 】
【发布日期:2022-08-15】
以“加减乘除”四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这十年 权威回答丨以“加减乘除”四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制造业强省,江苏坚持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看家本领”,把制造业强省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十年来,江苏制造业基础不断巩固,制造业增加值从2.3万亿元增加到4.2万亿元,占全国的13.4%、全球的约4%,占全省GDP比重去年达到3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占比为全国最高。 位于南通海门港新区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是南通市委市政府推进“大通州湾”建设、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的龙头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2020年8月正式开建,如今,项目的两条产线都已经成功试生产。js5金沙2004cm集团监事 党委副书记李军介绍:“目前已形成常州、南通、淮安三大生产基地。常州基地是全球单体最大的优特钢棒线材精品基地;南通基地远期规划2000万吨的世界级高端绿色临港钢铁产业园;淮安基地建成150万吨的超高强精品钢帘线基地。” 中天南通轧钢厂动辅工段员工们正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产线正常试运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包括js5金沙2004cm在内的钢铁工业进行了世界环保标准最严苛的超低排放改造。李军告诉记者,他们累计投入超200亿元,实施190多项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程,如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可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30%以上,清洁运输方式比超90%。 国际首条配置PSM大规格线材及大盘卷复合生产线 一系列“智改数转”举措还让炼钢更智慧。集团自主研发并先后上线信息化项目超40项,连铸坯智能喷码机器人、中天云商服务平台、智慧检化验管理系统等先后投用,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不断增强:“我们始终扎根钢铁工业,目前集团已先后开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钢种700余个,远销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在军工、光伏发电和高精尖领域内持续创新投入,解决卡脖子难题,2020年摘得全国首个民营钢铁企业中国工业大奖荣誉。” 总投入超5亿元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钢铁智控中心 李军表示,回顾近十年的发展,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政府“服务企业专员”主动上门,解难题、通堵点,确保了企业生产建设平稳有序。 集团党委成立的网格化帮扶团队做好赴通员工后勤保障工作 培育新项目、淘汰旧工艺、走向数字化、享受政策“红利”……js5金沙2004cm的十年历程正是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这十年·江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江苏主要是抓好四个方面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做好“加减乘除”法。 做好“加法”,就是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做大增量。十年来累计建成投产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8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05个,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做好“减法”,就是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促进转型升级。近五年来依法依规关停取缔各类“散乱污”企业5.7万家,关闭退出4739家安全环保不达标、低端落后的化工生产企业;做好“乘法”,就是通过创新和数字赋能给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0%左右,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对5万多家规上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做好“除法”,就是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这十年,全省制造业年均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1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92家投资落户江苏,佐证了江苏省优良的营商环境。 “中国这十年·江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江苏省制造业规模超万亿元的行业达到5个,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纳米新材料等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2021年,江苏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8%。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南通台 编辑/李时)
【来源:荔枝网 】
【发布日期:2022-08-15】
js5金沙2004cm集团2项目荣获2022年度冶金科技进步奖
近日,2022年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授奖结果正式公布。本年度,js5金沙2004cm集团共获奖2项,其中“基于非铝脱氧工艺高品质轴承钢关键冶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一等奖,“绿色高效大载荷轴承钢球用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三等奖,获奖数量及水平再创新高。 据悉,冶金科技进步奖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共同发起并设立,是中国冶金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旨在推动冶金工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本次,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决定对111个项目授予2022年冶金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58项。 js5金沙2004cm集团牵头完成的“基于非铝脱氧工艺高品质轴承钢关键冶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技术中利用碳在高真空度条件下具有极强的脱氧能力的特点,采用RH真空精炼方法,对高碳轴承钢钢液进行深度脱氧,采用低碱度精炼渣来解决现主流轴承钢生产工艺中Ds类夹杂物不稳定和铝脱氧钢连铸结瘤率高等问题,可以将钢中的Ds夹杂物稳定控制在小于等于0.5级大大提高了连铸可浇性,连铸过程中无水口堵塞现象,连浇17炉后水口内壁光滑无絮瘤物。“基于非铝脱氧工艺高品质轴承钢关键冶金技术”的成功开发,推动了国产轴承钢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人员在用美国GE水浸探伤仪对圆钢宏观夹杂物进行检测 集团牵头完成的“绿色高效大载荷轴承钢球用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打破传统工艺束缚,替代传统模铸工艺制造大载荷轴承钢球用钢,通过研究开发洁净轴承钢冶炼、中间包电磁搅拌等核心技术等;依托高刚度KOCKS轧机、智能燃烧加热系统等世界领先的装备;借助MARC、Deform仿真模拟计算、Gleeble热力模拟等研究手段,开展全流程工艺研究创新,解决连铸工艺高洁净度、高均匀性控制的科学技术问题以满足大载荷轴承钢球用钢的物理性能及服役性能需求,最终实现连铸替代模铸制造高质高效、绿色低碳大载荷轴承钢球用钢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并填补国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风电、大型挖掘机等工程装备,为国际知名客户提供优质原材料,为产业链的高质高效、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js5金沙2004cm集团建立并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结构体系,依托钢铁研究总院——研究应用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平台,充分吸收各类高端人才优势资源,多元化、精准化实现人才引进,加强全员素质能力体系建设,确保员工素质能力满足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同时,集团先后出台《中天特钢公司技术创新奖励办法》《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引领为科创工作发展引路指航。 ▲技术人员在用蔡司电镜对缺陷形貌、组元进行观察分析 截至目前,js5金沙2004cm集团累计主持或参与的9个项目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此外,从2012年至今,集团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87件,其中发明专利126件;软件著作权120件;拥有国内、外商标40余个,“ZENITH”荣获中国驰名商标;8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其中2项属于国际首创、国际领先;先后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较强专利创新力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相关链接: js5金沙2004cm集团2项目荣获冶金科技进步奖(常州工人微信公众号) js5金沙2004cm集团2项目荣获2022年度冶金科技进步奖(交汇点) js5金沙2004cm首获全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常州网) js5金沙2004cm首获全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经济网) js5金沙2004cm首获全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经济报) 首获全国一等奖(今日武进微信公众号) js5金沙2004cm首获全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冶金报社公众号) js5金沙2004cm首获全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冶金报)
【来源:化龙巷 】
【发布日期:2022-08-12】
从“超常力度”到“无微不至” 中天跑出人才强企加速度
产改进行时 从“超常力度”到“无微不至” 中天跑出人才强企加速度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近日(7月27日),js5金沙2004cm举行2022年入住人才公寓分房仪式,41位新住户领到了钥匙和新房礼包。一把把金灿灿的钥匙,是js5金沙2004cm礼遇人才的一个缩影,“人才”已经成为js5金沙2004cm发展图谱中亮眼的高频词汇。 老家河南的钢轧二分厂电修副工长黄广起,2015年加入集团,此前一直住在4人一间的员工宿舍。7月初,得知集团放开人才公寓申请门槛后,黄广起第一时间报了名。 js5金沙2004cm集团钢轧二分厂电修副工长 黄广起:选到自己中意的这个房源之后,感觉非常开心,感觉自己在这个常州有了自己的家。 早在2013年10月,js5金沙2004cm就投资超5000万元启动建设人才公寓项目,截止目前,人才公寓入住率已超70%。为优化人才结构,集团积极实施人才动态储备,js5金沙2004cm还建立了职工晋升“三通道”制度,通过公推公选、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人才。 js5金沙2004cm集团第二烧结厂铁钳工艺工程师 李乾坤:经过了一两年的磨合,参加了公司公开竞聘,竞聘成为铁钳工程工艺师,负责我们全厂的一个质量,有什么好的想法,(集团)会积极采纳,培养还是比较开放。 作为常州市首批省级幸福企业,js5金沙2004cm始终坚持发展成果与全员共享,企业已连续21年加薪,目前普通员工年收入已达11万元。系统化、大手笔的人才强企工程,让js5金沙2004cm各类青年人才活力潜能竞相迸发。转型中的js5金沙2004cm,还在呼唤更多高层次人才。 js5金沙2004cm集团新入职员工 门胜利:我是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个专业,钢铁作为一种国民支柱型产业,它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跟5G数字化方向的发展,然后我选择js5金沙2004cm,希望在这一方面对公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跟公司一起互相成长。 js5金沙2004cm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 吴敏刚:为了留住这些人才,我们一方面从待遇留人,第二个从情感留人,第三个从事业留人,我们提出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给他们提供施展水平的舞台。 历经21年跨越发展,js5金沙2004cm从一家年产不足6万吨、产销不足10亿元的小型钢厂,成长为年产钢扩大超200倍、营收提高超140倍、员工人数翻了近3倍的钢铁集团,连续17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js5金沙2004cm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表示,未来10年js5金沙2004cm还要再招3000名签约大学生,再造下一个人才高地。 js5金沙2004cm集团董事局主席 总裁 党委书记 董才平:目前中天的科研人员超过1500人,在招才引才方面,我们已经陆续出台了政策,包括招博士生,我们博士生在常州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在市区,工资从50万到120万不等,研究生是25万到50万不等。这就是js5金沙2004cm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的重视,才能使中天走得更远,更好、更快。
【来源:武进新闻 】
【发布日期:2022-08-11】
多问几个为什么,办法总比困难多
常工会 朱元洁 秋冰/文 胡平/摄 走进js5金沙2004cm集团第二烧结厂,员工自己绘制的动漫车间、党史发展史墙画、企业文化宣讲墙画、古诗词意境墙画等一系列主题墙画映入眼帘,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不仅创造了生动的工作环境,营造出“一步一景”绿色文化,更是打造了属于员工自己的“家文化”。 这方天地,由第二烧结厂厂长、高级工程师周晓冬一手策划。 2003年,周晓冬从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毕业后,加入了js5金沙2004cm集团,从一名普通一线操作工做起。20年来,他用军人独有的坚持和不服输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工友们心目中的“好厂长”。他坚信,“碰到难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绿色发展,是钢铁企业的可持续之路。2015年5月,周晓冬组建了QC攻关小组,历经7年打磨历练,参与的课题综合创效超3000万元。为了烟气排放值能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周晓冬与一群技术人员日夜攻关,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绿色挑战”。他自豪地说,中天二烧结55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脱硝装置,已成为省内首家实现此类装置超低排放企业。现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的排放分别低于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分别比现有“国标”下降83.3%、80.6%、75%。 在第二烧结厂的全封闭料场工程现场,记者看到生产场地喷淋抑尘无死角,港吊卸货料斗上加装了干雾除尘设备,料场进出口也安装了洗车装置……全厂区、全方位的抑尘工作环境,彻底改变了以往对钢铁企业的印象。周晓冬说,绿色发展和高效生产非但不矛盾,还相辅相成,通过科学管理,环保投入也会产出实效。 翻开2021年第二烧结厂的生产成绩单,可以清楚看到,烧结矿产量达到了1057.47万吨,活性石灰产量63.87万吨,且当年7月份96.31万吨的烧结矿产量刷新了月度纪录。另外,该厂2021年烧结生产配用经济矿粉140万吨,比往年降本效益2.95亿元;石灰窑全年节能效益达1144万元,对标全国烧结系统,这些技术经济指标均名列前茅。为实现节能降本增效,该厂还实施各类小改小革项目达88项,其中550烧结机料面天然气喷吹工艺为国内首创,同步开展的通过氢系天然气介质喷吹部分替代固体燃料降耗降二氧化碳排放的实验,可减二氧化碳排放量9.19千克/吨矿,此项目今年计划申报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周晓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入党誓词和人生信条。在他的带领下,第二烧结厂于2019年被授予“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周晓冬荣获“常州市十佳文明职工”称号。
【来源:常州新闻 】
【发布日期:2022-08-05】
js5金沙2004cm:跑出人才强企“加速度”
7月12日-13日,js5金沙2004cm集团迎来了2022届高校毕业生,321位签约高校毕业生,将参加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课程,为启航中天做准备。 翻开js5金沙2004cm的发展图谱,“人才”是最亮眼的高频词汇。经历21年的跨越发展,js5金沙2004cm从一家年产不足6万吨、产销不足10亿元的小型钢厂,成长为年产钢扩大超200倍、营收提高超140倍、员工人数翻了近3倍的钢铁集团,连续17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 “人才是js5金沙2004cm的第一资源,是强企之本,兴企之计。”js5金沙2004cm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说,中天一直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人才强企生态链,让人才与企业共成长、同进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展宏图。 多样引才方式,打造人才强企生态链 职业规划、晋升通道、暑期托管、百万年薪……今年,中天多管齐下组织招聘。“招贤令”瞄准冶金工程、机械、电气、软件开发等专业,通过直播招聘、线上面试、线上签约等方式,广邀各高校青年才俊。 中天人力资源部部长吴敏刚告诉记者,中天从2008年起就发起“人才强企发展规划”。对于中天来说,“人才生态”不仅是与时俱进的招聘方式和优厚的待遇,还包含了企业实力、平台高度、服务质量等一系列人才福利。 大学生签约后,将得到两年定制化培养,配备人生导师和岗位师傅,在传帮带中,制定轮岗计划、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工作一年后,将有机会通过岗位竞聘快速晋升;工作两年后,可以参与中天大型项目,进一步历练。 为提供更好的晋升环境,js5金沙2004cm建立了职工晋升“三通道”(管理类、技术类、技能类)制度,通过公推公选、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人才。小到班组长,大到公司一把手,覆盖至集团所有重要岗位,营造出“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调动各类人才自我成长积极性。 围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专门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依托各级技能竞赛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组织实施相关技能人才评聘工作,开展不同工种的技能认定培训班。截至目前,已培养出省行业工匠6人、省岗位技术能手11人,中高级技能等级员工年递增率达到14.8%。 系统化、大手笔的人才强企工程,让js5金沙2004cm各类青年人才活力潜能竞相迸发:202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的刘登荣,已成长为制氧生产工长;2019年毕业于江苏大学的林文凯,如今已是高炉副值班长……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优秀青年,正成长为各岗位骨干,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青春动能”。 优化人才结构,擦亮爱才名片 对于中天来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还远远不够。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才能让人才有归属感、获得感,与企业“相生相长”。 “没想到我们的一个小点子,能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真是很荣幸!”6月中旬,第一烧结厂员工谢厚鹏牵头的课题在第六届全国QC小组故事演讲比赛(江苏赛区)活动中取得了省一等奖。他兴奋地说,企业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他们小组会继续努力攻关,向高端产品发起冲锋。 “为青年人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也为企业发现人才打开了新的窗口。”中天团委负责人刘磊说。“企业在转型发展的高速路上,围绕创新挖掘人才的模式和平台尤为重要。QC小组活动就是鼓励员工在思维碰撞中分析解决问题,优化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绽放智慧火花。短短几年,该活动已评选出上百个优秀课题,多个课题获得国家级荣誉,每年为企业创效超1200万元。 从运河走向长江和深海,从苏南、苏中、苏北再到东南亚,近年来js5金沙2004cm已逐步形成“一总部、多基地”的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急需一批具有新思想、新视野、新知识的青年接过接力棒。 2021年,中天投入3亿元启动了硕博人才引智计划,硕士年薪可达25万至50万元,博士年薪达50万至120万元,并提供一套约100平方米的产权住房。 为优化人才结构,实施人才动态储备,2019年起,中天启动“百人计划”,挖掘高潜质人才,打造高级管理者和技术领军型人才队伍。并逐步衍生知识分享大讲堂、中天公司“雁阵沙龙”、特钢公司“青苗计划”等活动,让多元化人才体系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不仅如此,js5金沙2004cm还在节能减排上累计投入超150亿元,推进绿色工厂建设,为员工营造优良工作环境。随着“智慧中天”步伐加快,先后上线一键式自动炼钢、领导驾驶舱、“5G+数字工厂”等项目,也为员工提供了更智慧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完善助才措施,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 从吸引人才的“超常力度”到礼遇人才的“无微不至”,中天“人才生态”建设持续发力,不断推出暖心举措。 21年的发展历程中,js5金沙2004cm员工的年收入从1万元提高到11万元,兑现了连续20年提涨工资的承诺。企业还承诺“十四五”期间,普通员工年均收入将提高到15万元,发展成果与所有员工共享。 为解决“一总部、多基地”员工家庭留守问题,集团党委专门成立了网格化帮扶团队,专人定向服务,小到接送小孩、陪护老人、免费运送生活物品,大到寻医问药协调入学,让奔赴各地的中天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原钢轧一分厂杨荣荣和丈夫是双职工家庭,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今年3月,杨荣荣前往中天南通公司支援建设。暑假来临,丈夫上班照看不了孩子,让她十分挂心。7月11日上午,js5金沙2004cm第三期职工子弟暑期夏令营开营,中天投资650万元新建了职工子弟托管中心,杨荣荣的两个孩子迎来了为期6周的暑期生活。“集团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我能更安心地在南通工作。”杨荣荣感激地说。 目前,js5金沙2004cm集团在册职工1.56万人中,外地职工、双职工家庭占比超50%,职工子弟近6000人。从打造常州民办教育典范的中天实验学校,到建成现代化职工子弟托管中心;从连年举办“金秋助学”活动,到提供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政策咨询与帮扶;从设立爱心基金扶贫帮困超1500个职工家庭,到每年投入近百万元为职工子弟缴纳健康险、意外险……作为常州市首批省级幸福企业,中天始终将关爱好职工子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营造中天特色“家”文化。 转型中的js5金沙2004cm,还在呼唤更多高层次人才。董才平表示,钢铁已成为科技、技术、装备、资金、人才密集型产业,未来10年js5金沙2004cm还要再招3000名签约大学生,再造下一个人才高地。
【来源:江苏经济报公众号 】
【发布日期:2022-07-29】
薪火传承 | 常州“后浪” 逐梦产业高原!
7月29日上午,常州市民营企业家“薪火传承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常州现代传媒中心举行。 此次活动由常州市委统战部、常州市工商联和常州团市委共同主办,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在全市持续重点培养50名以上领军年轻一代企业家,100名以上骨干年轻一代企业家,带动1000名以上新锐年轻一代企业家,建设一支具有坚定信念、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标杆民营企业,打造更多基业长青的民营企业“百年老店”,以昂扬姿态领跑产业主赛道。 当天,首场“青蓝接力·共向未来”企业家系列访谈活动举行。新老两代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共探企业未来发展之路。 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多年来,企业家精神在常州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赓续不辍。 时至今日,常州正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这呼唤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需要有担当、有作为的企业家“后浪们”肩负使命,扛鼎时代。 传承创新 “创二代”们的奋斗图鉴 南黄海涛声阵阵,位于南通海门港新区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意味着js5金沙2004cm创下一项世界罕见的纪录——仅用不到20个月,就在苇荡荒滩上建起一座现代化钢城。 董力源(中) 从一片荒滩到一座钢城,令很多人意外的是,项目总指挥、常州企业家董力源,是一名“85后”青年。为保证项目如期完工, “五加二”“白加黑”是他的工作常态。“小时候觉得,干钢铁是男人该干的事,长大后才发觉,干钢铁是实业强国。”受父亲董才平影响,董力源对钢铁事业除了热血激情,更多了一份家国情怀。 “千锤百炼,才能百炼成钢。”30多年前,“创一代”董才平从临时工做起,以一股拼劲带领濒临倒闭的小钢厂起死回生,成长为年营收入超1900亿的全球前50大钢企。 也是靠着这份拼劲儿,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中天人经受了疫情、台风、寒潮等一系列考验。眼见“平地变立体”,高炉、焦化、远程集控中心等一个个项目在自己手中拔地而起、不断成长。 “创二代”的奋斗史,是传承,更是创新。 在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样品部,没有笨重的缝纫机器、没有繁琐的工序,制版师只需根据设计手稿,进行3D虚拟样衣的制作,3-4个小时之内,远在大洋之外的客户就能收到3D数字化样衣。 推进企业智能迭代的正是1994年出生的晨风集团董事长兼CEO尹家豪。2017年,23岁的尹家豪回国接手父亲尹国新的产业。尹国新扎根服装制造行业近四十年,始终秉承“坚守+创新”的发展道路。 受父亲指引,尹家豪在继承传统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他认为:“转型不是转行,只要有需求、有市场且不可替代,产业就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尹家豪(左) 近年来,晨风集团先后引进千余台(套)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全线构建智能吊挂流水系统。企业更是获得国家工信部授予的“晨风服装创意设计平台”“绿色工厂”,并荣获“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迎风而上,踏浪前行。越来越多的常州青年企业家扎根常州、深耕常州,敢开拓、有情怀,心无旁骛做实业,脚踏实地谋发展,为常州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注入澎湃动能。 改善环境 打造创新创业最优沃土 企业家之于城市,正如鱼儿之于水。企业家的成长,厚植于常州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 近年来,常州聚焦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助推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01 培育企业优秀“接班人” 我市大力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对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系统化、高端化、精准化培训。 2017年,常州正式启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重点培养“百名领军型企业家、千名成长型企业家、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第一轮“百千万工程”共开办2个“领军型企业家”百人班、12个“成长型企业家”千人班、30个“经营管理人才”万人班,举办“民企管理升级”系列公益培训104场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及民企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累计1.4万人次参加。 第二轮“百千万工程”已开办1个百人班、6个千人班、8个万人班,1410余名学员进班学习,举办“民企管理升级”系列公益培训56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0人次。 年轻一代企业家代表向导师团代表赠送致敬卷轴 此次“薪火传承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也将聚焦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以及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成立“薪火导师团”,聘请一批党政领导、老一代企业家、国企领导等担任导师,发挥导师团“传帮带”作用,引导年轻一代企业家队伍政治、事业“双传承”。 02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常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急郎中”“店小二”式服务。 2020年,我市优化营商环境208条年度重点改革举措全面完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全面实施,获评2020年度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标杆城市。 2021年,我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今年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陈金虎提出,要通过优化政务服务、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培育高技术技工人才、给予优秀企业家工作生活便利等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其中,重点向对常州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颁发“常商服务卡”,提供各方面的公共服务,今年已发放538张。 在常州这座城市的不懈努力下,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企业传承人,涵养了厚重的产业氛围和工商文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当前,常州正朝着 “国际化智造名城、 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 全力进发 许多民营企业 迎来新老交替、代际传承 越来越多的“后浪” 接过父辈的接力棒 逐梦常州的明天和未来
【来源:常州发布 】
【发布日期:2022-07-29】
战高温 钢铁工人踏“浪”而行保生产
气温的不断升高让冶炼、轧钢等高温岗位面临着更严峻的“烤”验。在js5金沙2004cm集团,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人们奋战在炉前、轧机等生产一线,在挥汗如雨中争分夺秒,用铁一般的意志全力 保障生产。 屋外艳阳高照,屋内热火朝天。在js5金沙2004cm集团第三轧钢厂的生产车间里,各条检修战线上忙碌的参检工人,正如火如荼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对设备展开检修。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多的情况,工人们虽被独特的“火热”紧紧包裹,但他们紧盯作业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即使汗流浃背,也认真做好检修安全保障工作,当好安全、高效检修第一责任人。 js5金沙2004cm集团第三轧钢厂生产工段工长 杜伟:像今天这样的检修,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大约在上午十点钟开始停,需要40分钟,我们三四十人一起团队作战,尤其这样炎热的天气,大家会更加辛苦。 而在生产车间的另一边,轧钢工艺技术员刘云鹏也在忙碌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但他脚步平稳坚定,目不转睛地对产线工艺展开巡检,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在他眼前的轧钢线正在满负荷高速运行,随着加热炉门缓缓打开,赤红的钢坯顺着辊道缓缓向前,肆意释放着热量。检查吐丝温度,核验成品外观质量情况……一般人热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但刘云鹏却能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的检查工作,并及时完成记录和反馈,为生产顺行保驾护航。 js5金沙2004cm集团第三轧钢厂工艺技术员 刘云鹏:我的工作环境最热的话是在吐丝区域,成品的温度大概有八九百度,环境的温度也有六七十度,尽管天气再热,我们要坚持对工艺的检查,对温度的测量。 高温既是考验,也是动能。在最火热的日子里,集团想法设法为员工提供保障:在各工作点增设空调、冷风系统等降温设备;午餐提供冬瓜排骨汤等清热消暑的菜品;各厂部安排专人定时将盐汽水、棒冰等防暑降温用品,分发到每位一线员工手中,给他们送去夏日清凉。同时,随着企业“智改数转”步伐加速,过去单纯靠人工操作的取样、投料等工作,现在可以通过机器实现“一键操作”,工人只需要在设备出现异常时进行干预。 js5金沙2004cm集团第三炼钢厂副厂长 蒋鲤平: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一些,比如说无人连铸机,包括自动化的精炼等等一系列,真正从根本上能够帮助我们员工,从现场这种高温岗位可以逐步地脱离开来。
【来源:武进新闻 】
【发布日期:2022-07-28】
1236条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0
11
..
124
下一页